2018??0日,重庆知识产权学院“IP与你有约”第11期学术活动在中山图书?12会议室举行。我院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就“人工智能成果的可版权性”问题展开了专题讨论?/p>
此次活动主要分为主题发言人发言、自由讨论以及指导老师点评三个环节。在主题发言环节?6级研究生师一顺以一首微软小冰创作的诗歌《幸福的人生的逼迫》拉开了此次讨论的序幕,主要对人工智能及其生成物的特点进行可介绍;17级研究生蒋文蹊则在比较不同学者对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资格的不同观点基础上,着重从思想或情感表达角度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独创性”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17级研究生马雅鑫以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为代表,介绍了国外关于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的立法进展,以期为我国的理论探讨和将来立法提供借鉴。在自由讨论环节,同学们主要就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资格、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具有“独创性”、“独创性”的界定、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利归属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期间,李建忠老师围绕“著作权客体的构成要件”这一主题,就著作权客体构成要件的规定是否合理,即使人工智能生成物符合作品构成要件,是否一定属于作品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互动讨论。最后在导师点评环节,黄光辉老师对此次讨论中涉及到的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智力成果性,以及生成物是否具有独创性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通过对著作权制度的溯源,从著作权制度存在的意义等角度,指出我们应该以更加广阔的视角来重新定位和思考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问题?/p>
在当下,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已如星星之火渐渐燃起,众多学者纷纷对此展开研究并发表看法,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依然没有定论,对“人工智能成果的可版权性”问题的讨论可谓正当其时。此次专题讨论活动的举办,不仅向同学们介绍了著作权领域的新问题,也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著作权基础理论问题的理解,对于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提升同学们的科研素养具有重要意义?/p>
(文/刘俊??娄创?/p>
 |
活动现场 |
 |
师一顺同学作主题发言 |
 |
李建忠老师就争议问题与同学们展开讨论 |
 |
黄光辉老师陈述观点并作精彩点评 |
?a href="/html/info1050....list.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50.html">返回(最新动态)?/p>